企业家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柯文达:每个云服务厂商都是时代赋能者

(本文首发于《中国电子报》,作者柯文达,世纪互联蓝云总裁)

(编者按)40年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40年岁月如歌。40年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产业规模节节攀升,技术实力日新月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产业发展持续实现新跨越。《中国电子报》特别策划推出“企业家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专栏,为改革开放40年献礼。

中国大陆市场现在有着非常完美的发展时机,当然也经历过几次浪潮的迭起。我从1993年作为微软大中华区财务总监时开始接触中国大陆市场,当时微软在中国,只有一个办事处,正处于市场和销售渠道发展的萌芽阶段;到1995年—1999年,微软在中国相继成立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三大世界级科研、产品开发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中国分公司也逐渐成为微软在美国总部以外功能最完备的子公司。从2000年开始,微软中国确立了总体发展战略,也随着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发展步入了新阶段。

在此过程中,我亲历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繁荣壮大,也感受到金融海啸带来的互联网寒冬的凛冽气息;既亲身验证了一个国外企业产品落地中国合作模式的可行性,也在一线参与了一个行业标准的确立和制定。

正像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资餐饮——肯德基,是中国人了解西餐的窗口一样,2013年成立的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它在中国独家运营的业务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和Power BI,也成为中国用户享用国际一流水准云端“大餐”的窗口。国内云服务企业从观望国际云服务市场的风起云涌,到携手将更多优秀云服务产品落地中国,这一“中西合璧”的演进趋势也是国内云计算市场的一个缩影:在实力竞争中,最先进的技术由“国外”到“国内”,实现了不断深入。

 见证成就:立足中国支持全世界

无论是我个人还是蓝云,与微软的历史渊源已久:我在2004年开始定居上海,时任微软大中华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经过三年的调整,到2007,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把位于新加坡的亚太区和位于上海的大中华区进行了整合,我出任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亚太区总经理,把整个亚太的技术支持都集中到了上海,并且在上海建立了强大的团队和完整的部门体系。

微软负责为亚太、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答疑解惑的技术支持中心,不设在新加坡、印度这些当时传统观点看来语言能力更强、技术更为集中的区域,而是设在中国的上海,这是因为在那时,微软位于上海的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赶超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在语言方面完全没有沟通障碍,其他高质量的服务也使得客户满意度远超其他地区。2004年至2007年,我见证了上海从微软的技术支持地区中心变成亚太区域中心的过程,这期间,从业务水平、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等方面,中国都不断给人惊喜,这都离不开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对IT服务方面的强大支持以及中国大陆具备充沛的IT人才的先天优势。

品读变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由于国外的云服务商进入中国要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所以要寻找本地的合作伙伴进行云服务的落地。在世纪互联蓝云落地微软的产品之前,这样的道路究竟是否可行,能走多远,不得而知。

作为一家落地国外公有云服务的公司,世纪互联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动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蓝云在数据安全、运维管理、获得法规要求的电信业务牌证等方面,和政府积极互动和沟通,做到了完全符合国家对于云计算的政策法规,并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产业的相关监管机制。

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大陆市场的充分信心和背后的技术积淀,世纪互联蓝云从无到有组建了蓝云400多人的专业运维团队,从只运营微软的产品到与更多国内外优秀的云解决方案公司达成深入合作,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始终坚定。现在,由世纪互联与微软开创的这种中外合作、优势互补、引入国际技术的模式,已经得到了实践和业界的认可,成为了业内的标杆。

当然,国家的政策变化也会影响IT产业的发展,比如安全、可信和合规。为此世纪互联蓝云积极参与工信部电子研究所、数据中心联盟倡导的可信安全云认证工作,不仅累计获得了云主机、云存储、数据库、云引擎、全网负载均衡、企业级电子邮件、文件共享、联机会议、云备份等多项可信云认证,而且通过实时公开的服务仪表盘等措施,让公众实时监督其可信性和安全性,促进中国公有云服务进入了一个相对更为规范、标准而专业的发展与竞争的轨道。

顺势而为:直面变化,紧抓云服务新特征

运维服务早已是世纪互联蓝云整体业务和解决方案的基石,世纪互联蓝云运营的Azure和Office 365在落地中国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Azure服务超过11万家企业客户,并得到了1400多家合作伙伴的青睐,现有超过150万户付费企业用户在使用Office 365。

在长期服务庞大客户的技术累积中,我们也更直观看到了产业链的变化:传统IT产业链中的最终使用者,已经越来越不愿意做资本支出,取而代之的是分期购买服务;供应商的行为由原来的买断软件,到使用续费服务;硬件供应商的最大客户也变成了云运营商,而且有自己“量身定制”的需求……相对于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路程,现阶段国内云服务市场有着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1企业用户对于“云计算”的重视前所未有,大企业着手全面上云,中小企业也在努力将关键应用和数据部署云端,云涉及的领域和行业越来越多。

2随着网络应用的核心从流量为王变为大数据统筹分析,云服务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安全考验,如何更好地支撑云服务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用户的上云需求,值得深思。

3云计算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云环境下,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都已不是单服务器的运维,而是综合了从整个风火水电,到网络、机架、电源、云操作系统、虚机、虚拟化、云PaaS层面的所有部分。

因此,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用户需求,将云服务产品做得更安全可靠、更简便易用,这是蓝云与行业都需要面临的挑战。

云生态建设,是云计算市场竞争关键

国家高度重视云计算这一新技术产业发展。这几年出台了很多支持和鼓励性的政策。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云计算的发展从早期的理论期进入到如今的相对普及,以及云应用产品逐渐进入爆发的新阶段,展望未来,云计算不只是关注资源,还有SaaS应用,云生态建设将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蓝云不满足于简单为国外公有云提供安全可信的运维服务,同时还希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基于这一点,蓝云提出了CLIC(Cloud Landing In China)战略,帮助国内外优秀的云应用产品落地中国,使得中国用户有更多好用易用的云产品,繁荣壮大中国云生态系统。

全球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目前云计算技术已经逐步融入工业、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众多企业数字转型的核心关键技术。Gartner报告显示,全球公有云IT基础设施支出占整个IT基础设施支出的比例约5%左右,而在中国,这比例只有约1.1%,显然,中国的公有云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此过程中,我们希望每一个云服务厂商都是时代的赋能者,都能共同推进行业的进步。

时代的舞台是属于这个时代每一个人的,如同创业是一群人的激情,一个行业的发展绝不只是个体的单打独斗,世纪互联蓝云致力于与业界同仁共同构建和谐的云生态环境,一起把握当下、拥抱变革。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活力之源,是一个行业突破体制机制、实现飞跃的契机,也是对改革者勇气与智慧、担当与能力的考验。改革开放40年,各行各业的弄潮儿与时代同行,在国内云计算市场的风起云涌中,有一个企业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与行业一起“策马奔腾”,这就是国内首家正式落地国际云产品,商用运营微软智能云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和Power BI的云服务商——世纪互联蓝云,这条改革创新之路也被他们用五年时间走成了一条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信之路”,成为了国外云服务商与国内云计算企业携手前行服务中国市场的典范,作为“经典案例”不断被业界津津乐道。

 

下一篇
携手微软,世纪互联蓝云走进第四个阶段
上一篇
5年蓝云蜕变:从运营云到构筑云生态